华春莹点赞,洛神再世美到爆,曾是电影

“入水那刻,我觉得自己好像水中精灵,是一个仙女。”何灏浩第一次与水下舞蹈亲密接触的时候,她肯定想不到自己出演“洛神”,凭借《洛神水赋》美到爆,在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节目中一炮而红,受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点赞、转发。

其实,何灏浩并不是第一次“火”遍网络,她曾是全国花样游泳冠军,也曾经担任过“星爷”执导的电影《美人鱼》女主替身。她纵身一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在海中畅游的灵魂与飘逸,都使她完美演绎了女主的形象。而在水下舞蹈《洛神水赋》中,她衣裾飘飘,拂袖起舞,又一次精彩再现了“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神灵形象,让网友直呼“真的看到神仙了”。

从魏晋时期曹植写就《洛神赋》到唐代顾恺之画成《洛神赋图》,再到近代以来著名画家陆俨少等人的描摹,以及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电影《洛神》,人们对洛神一直有着异乎寻常的关切与想象。当何灏浩通过水下舞蹈的艺术形式还原了多年前的惊艳,把每一个人脑中的想象真真切切地呈现在面前,我们不禁被她美轮美奂的形象所打动,震撼。

这名广东姑娘拿出了“爱拼才会赢”的勇气与胆略,美到极致的背后是付出得无与伦比。为了拍摄《洛神水赋》,何灏浩在水下足足浸泡了26个小时,每50秒换一次气,一天从水中到岸上上上下下多次,绑在身上的鱼线把皮肤割伤。为了抵抗浮力,在水下额外负重2至10斤不等。她因为高强度的训练,被水压得耳膜疼,浮出水面时还流着鼻血。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找到一根纱飘得最美的角度,都要重拍五六次。

大活人演绎出了影视剧特效一样的效果,不只是在这高光时刻时用心用功,她已经把这种追求完美内化为每一天的行动。她之前曾拍摄了上百个水下舞蹈的视频,模仿扑水的鸭子、汤姆猫游泳,面无表情地对着镜头一分钟,这一切只为了训练自己在水下的稳定性、动作衔接的流畅性、眼睛在水中睁开的适应性,还有憋气的时长,锻炼自己的肢体、表情和情绪管理。这些在外行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举动,在水下舞蹈《洛神水赋》中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效果,重要而不紧急的小事积累起来就像核爆一样产生巨大的威力。

大师级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在九十岁时接受采访时说,停留在你自己的时间里,你就不会落后。今年31岁的何灏浩从6岁学习游泳时起,一直和水打交道,一直在磨练自己的技艺,一直沉浸在水下运动的付出中。时间就是生命,就是功夫,就是财富。她说,学会一个垂直倒立要2~3年,达到炉火纯青要5~10年。一夜的惊艳全来自她25年的勤勉努力,深挚热爱,以及自虐式的刻苦磨砺。

也许成功者的成功都是相似的,由何灏浩厚积薄发、一飞冲天想到了齐白石的题款:“画小鸡二十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想到了这位老人千万次的摹写才造就了“三笔一只小鸡,五笔一朵荷花”的轻松愉悦、酣畅淋漓,想到位名大师级画家的一幅画《丹砂图》,图中画着八仙之一铁拐李,盘坐在地上,图中题款是:“尽了力子烧炼,方成一柆丹砂。”过程中的艰辛才成就了结果的美好,这都与端午节粽子“聚米成粽,积少成多”的特性相吻合。

在《洛神水赋》中,何灏浩衣裙五彩斑斓,如水下飞天一样摇曳生姿,倾情奉献出了端午节拴五色丝线祈福的风俗场景,她自豪地说,以前提到水下舞蹈基本上都是外国舞蹈家,也许从这个节目开始,人们说起水平舞蹈,就能想到洛神,想到中国元素。

她说:“一直特别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能以一技之长还原千年前的中华精粹,是我的荣幸。”水下起舞的洛神,既与曹植笔下的浪漫一脉相承,又符合人们心目中对神灵的想象,更与当下盛世景象、时代要求暗合。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对极致、完美的追求以及唤醒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做的近乎苛刻的努力,对此做了最好的回应。生活在最美好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奋斗,不应辜负这个时代。

#美人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