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渐年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开赛以来,中国花游队已经三次书写新历史,其中一项就是由21岁天津小伙石浩玙创造的。作为中国花样游泳的第一位男子选手,石浩玙和搭档张依瑶在混双技术自选决赛中斩获一枚铜牌,这是中国花游队在世界赛混双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奖牌,也是中国男选手第一次登上世锦赛花游比赛的领奖台。虽然才20出头,但石浩玙已经是第三次出征世锦赛的“老将”了。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中国花游队第一次参加混双比赛,当时的男选手就是石浩玙。当时年仅16岁的他,和盛姝雯配合获得了混双自由自选项目的第八名。而年韩国光州,石浩玙第二次参加世锦赛,在混双技术自选项目上搭档张雅怡获得了第五名,在自由自选项目上则与程文涛一起出战获得第六名。这次,和新搭档张依瑶再次出征布达佩斯,石浩玙终于实现了成绩上的突破,摘得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世锦赛奖牌。“我们完全发挥出自己的特点,享受这个户外赛场,享受比赛过程,享受我们两人之间惺惺相惜、非常默契的感觉。所有想要展现的东西完全展现出来了。”赛后采访中,石浩玙展现出了成熟的一面,“能拿到这枚奖牌,取得这样的突破,我们非常高兴,但同时也会用平常心面对这些。对我来说,名次没有那么重要。”石浩玙刚练习花游时,男选手还是个新鲜事物。年的喀山世锦赛,花样游泳男女混合双人技巧项目第一次出现在了比赛场上,这也是花游男选手首次在世锦赛中亮相。当时,14岁的石浩玙正是看到了比赛中美国混双组合、尤其是其中男子花游名将比尔的惊艳表现,才了解并喜欢上了这个项目。“当时看到比尔,感觉他所有的动作都做得非常有力度,他表达的表情也非常夸张,我希望能像他一样,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展示出来。”不过,世俗观念与项目普及程度的双重桎梏下,男孩子练花游需要克服的困难有不少。“男孩子要练花样游泳,思想问题和柔韧问题,是两大最难攻克的难点。”石浩玙的启蒙教练、天津花游队教练陆丽亚说,跟石浩玙几乎同一时期入选花样游泳队的,还有另外两名男孩子,但他们最终没能坚持下来,“一个是受不了游泳队男孩子的嘲笑或者是讥讽而不练的。还有一个男孩子,是因为身体柔韧性差了些。”面对外界的不解甚至是偏见,石浩玙倒是一直以来都表现得不以为然。在他看来,随着混双项目的不断推广,大众对于男选手的接受程度会逐渐提升,而无论外界如何看待,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用最好的表现将这项运动的魅力完美展现。“其实大众也在逐渐接受这个新生事物(男生练花游),只是我们还需要时间去证明它的价值,但存在就是合理。我也算是遇上了好的时代,所有决定练习花游的男生都应该坚持梦想,走自己的路,并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希望日后花游还有男单和男双项目。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来选择,还会选择从事花游运动。因为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不过,作为花游队的“独苗”,石浩玙在训练、生活和比赛中还是会有一些与女孩子不同的小细节。比如,他只要保持面部光洁就可以了,“胡子一定要刮掉,好在自己的毛发并不重。”石浩玙说,“我没有女生那么辛苦和麻烦,头发也不要做特殊处理,不用果冻、不用打蜡,实际上我的头发打了蜡也没用,也要趴下。我只要把头发保持得极短就可以了。还有花游的腿部动作较多,我的腿虽然没有女生的那么白那么美,但是腿毛也很细,也不用刮,再说离那么远,别人也看不清楚的。”石浩玙在训练和比赛中还有一些趣闻,光州世锦赛时他在国家队的教练王芳介绍说,“我们还希望小伙子长得高大呢,身高的成长问题不大,只需要不断加大力量练习就可以了。他主要是还有些羞涩,在表演以爱情为主题的曲目时还需要找到感觉。比如自选动作,教练组给他俩安排的曲目就是《化蝶》。平时我就总给他放《梁祝》的乐曲让他听。而且我还特意让石浩玙和张雅怡练习四目凝视,必须要含情脉脉的那种,这样他才能逐渐找到了正确的表情和感觉。”此外,上届光州世锦赛,石浩玙参加技术自选动作的女伴张雅怡曾评价道,“他拥有一双所有女孩都羡慕的直顺的大长腿,有着天生的水感和柔韧,有着一份对花游的热爱与向往,还有着一股运动员该有的坚韧,让我觉得他就是为花游而生的。不过在平时训练中,还是要以我为主的,他的动作会跟着我走,我们在一起练习久了,变得非常默契。”如今,经过精雕细刻的石浩玙已经成才,站上世锦赛领奖台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高的舞台等着他绽放。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