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际泳联世锦赛,中国花样游泳队拿下4金2铜,创造了参赛史上最佳战绩。
集体技术自选决赛锁定冠军后,女孩们笑得阳光明媚,解说却带上了哭腔。
看惯了梦之队每次夺冠的慷慨激昂,花游夺冠后,解说的哽咽显得格外稀有。
因为那句带着鼻音的“开花结果”,我开始去了解中国花游的发展故事。
戳视频,看中国花游让人泪目的39年艰难探索↑↑↑
年,花样游泳被美国确认为正式比赛项目。
但直到年,中国花样游泳队才终于成立。
也就是说,在花样游泳这个体育项目里,中国比欧美起步晚了41年。
电影《出水芙蓉》在80年代重映,让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知道花样游泳
成立初期,花游队一穷二白,技术动作都只能靠录音带自己摸索。
重大比赛成绩平平,在国内又一直属于冷门项目,年,国家体委准备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后解散花游队。
姑娘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硬是在奥运赛场取得了第7名的突破性成绩,靠实力保住了花游队。
经年的刻苦训练逐渐得到回报。
年,蒋文文和蒋婷婷两姐妹,在多哈亚运会首次战胜日本,打破日本在亚洲的垄断地位。
文婷姐妹在多哈亚运会的比赛场面
中国花游队发展至今,一直绕不过去的困境就是——缺人。
花游发展早期,根本没有业余队,但凡多几个人退役,就要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
年,32岁的蒋文文蒋婷婷,第一次退役后复出,在雅加达亚运会拿到了姐妹俩的第6枚亚运金牌。
这个时候,姐妹俩的孩子分别3岁、4岁大。
年,黄雪辰参加第一届奥运会,当年乒乓球女单冠军是张怡宁。
年,黄雪辰生完孩子半年多,减肥60斤,复出再战东京奥运会。
黄雪辰
此时的国乒距离08年,已经换了两代人,大魔王张怡宁早已是传说中的传说。
只有花游,08年的女战士退役、生子后,又因为热爱和梦想,适应全新的训练方式,度过以泪洗面的低谷期,回到赛场。
从漫长的低谷到史上最好成绩,中国花游经历了长时间的艰难探索。
年,“日本花游之母”井村雅代出任中国花游队主帅,带来了亚洲一流的训练理念。
在她执教期间,从北京奥运会的铜牌到伦敦奥运会的银牌,中国队一次次刷新历史记录。
里约奥运后,国家队开始调整方向,打造“全华班”教练阵容。
教练们把花游和游戏结合,提升训练的趣味性。
花游队不断强化对体能的重视,强大的体能支撑姑娘们完成集体项目异常复杂的整套动作。
中国队还一直在坚持“中国原创”,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妆容服饰,都是满满的中国元素。
种种因素汇聚,终于成就了这次世锦赛,中国花游队的历史最好成绩。
点击视频,看中国花游今年世锦赛的战绩有多吓人↑↑↑
包括上文提到的黄雪辰和文婷姐妹的复出,外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世界冠军圆满退役后,还要复出。
但对她们自己而言,不过是因为热爱。
东京奥运会结束,大批老将退役。
这次出征世锦赛的13名选手里,只有3个之前的奥运选手。
年龄最大的“老将”,也不过25岁,年龄最小的只有20岁。
集体技术自选决赛,中国队的主题是“追梦”,女孩们动作整齐划一,垂直位置准确得像用尺子量过。
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伴奏,她们拿下了年建队以来,中国花样游泳队在集体项目中的第一个金牌。
然后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女孩从水中探出头微笑,解说反而先哽咽了。
对于一代又一代默默付出的花游运动员而言,这枚金牌承载了太多。
有近10年“保二争一”的不甘,有为这届世锦赛,在7个月内完成新老交替的不易,也有那些隐退又复出,只想拿一枚金牌的老将们的不悔。
中国花游没有天才,只有一群你甚至叫不出名字的参赛选手。
看惯了梦之队爽文的我们,总觉得这个故事不够燃,不够热血,甚至还带着点无奈和憋屈。
可正是这个艰难探索、苦苦挣扎的历程,是每个梦之队的必经之路。
区别只是,从寂寂无名到最终登顶,中国花游的黑夜,更长一点。
但好在,这个布达佩斯的夏天,他们终于迎来了“开花结果的季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