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游泳队服装设计师到视频博主男子手绘

“杨爸”只用几笔,便能将中国古代建筑讲得生动易懂。44岁的杨大炜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艺术之美,他手绘六百多张图,自制余个视频讲解中国古代建筑。4月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杨大炜曾是一名设计师,参与过8年奥运会花样游泳队队服设计,现在是一名拥有90余万粉丝的全职视频博主。

视频中,杨大炜一边用毛笔画图,一边讲解,以往大众认为枯燥难懂的内容,在他的讲述下变得简单有趣起来。和别的知识类视频不同,杨大炜手绘建筑图,并对建筑结构进行拆解,将专业的知识用轻松的方式讲出来。他的视频受到了众多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

偶然的机会,杨大炜开始做短视频。他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名设计师,曾担任过8年奥运会花样游泳队队服设计总监。他从小就会画画,加上对古代人的优雅生活感兴趣,为了给自己喜欢的唐诗宋词配上应景的画,从大学开始研究古建筑。他做短视频的初衷也是想让孩了解中国古代建筑。

“这是我的爱好,让他们学也是我的私心。”杨大炜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十岁,正是好动的年纪,让他们对这些感兴趣很难。他便想着用有趣点的方式来给他们讲。他善于画画,热爱古建筑研究,便想出了边画边讲的主意。

一开始,视频只是在家长群流传,看的家长多了,好评也越来越多,杨大炜便把视频搬到了短视频平台上。他的账号简介上写着梁思成的一段话,“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

杨大炜的账号“杨爸图说”目前已更新个作品,涉及的中国古代建筑包括园林、古塔、石窟、胡同、民居等,部分视频则与国宝文物、文化常识有关。目前,他的视频号设有“中国古代建筑”“十万个为什么建筑篇”“敦煌艺术”“石窟与佛教艺术”“中国园林”等13个视频合集。其中,“中国古代建筑”更新的视频最多,已有57集,累计播放量达到万,而视频播放量最高的是已更新9集的“北京胡同与四合院”,播放量为万。

有粉丝称杨爸的视频账号是“儿童版”中国古建筑百科全书。杨爸目前已经有92.4万粉丝,粉丝群里每天都是“催更”的消息。收获这么多人的喜爱,杨大炜觉得自己的目标正在一点点地实现,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古建筑也正渐渐从“冷门”变得不冷门。

对话“杨爸”:为给喜欢的唐诗宋词配画自学建筑当古建博主是做喜欢的事

为什么唐代的诗人住在清代的建筑里?

北青报:什么时候对古建筑感兴趣的?

杨大炜:十岁左右。最初我是对整个古代优雅的生活感兴趣。小的时候喜欢唐诗宋词,就买了有配图的诗集。里面涉及很多诗人的生活环境、写作环境,比如《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还有黄鹤楼、幽州塔等建筑。我们那时候的插图是黑白的,我就对着书临摹。随着临摹水平的提高,我就开始琢磨这些建筑,渐渐发现这些插图不对,怎么我们唐代的诗人生活在清代的建筑里了?

大多数插画家不知道唐代建筑的样子,而清代建筑离我们比较近,大都“唾手可得”,就画成了清代的样子。实际上,唐代和清代的建筑差异是很大的。为了给我喜欢的唐诗宋词配上正确的画,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建筑。

北青报:古建筑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杨大炜:我一直觉得古建筑的美,也是有三六九等的,以唐宋为高峰的话,往后就渐渐弱了。古建筑很难保留,年以上的古建筑少得可怜,真正有年历史的建筑屈指可数。大部分古建筑年头都不长,是重建的。现在保留的一些好的古建筑,大多在山西,很美。你看唐宋的绘画,那些亭台楼阁,那种感觉,虽然古人画画就寥寥几笔,但它的韵味是无穷尽的。

看到了特别好的东西,特别美的东西,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看见,这就是我的初心。怎么让更多人看见,得动脑子想办法,不能光呼吁说国人不懂美,而不去想办法解决。

“刷保”:带孩子去过不下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青报:带孩子去看过哪些古建筑?

杨大炜:北京城内,我们老大都看得差不多了。我带他们去的话,会挑地方,一般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时间有限,我会优先带他们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就叫“刷保”。我的一个朋友,应该是我们圈内最多吧,他刷了0多处,超过了几乎所有清华北大的教授,也超过了国家文物局所有的工作人员。我就不跟他比数量了。我们就带着孩子刷,我儿子大概也去过不下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些是比较小众的文保单位。

一些知识可能到他们大了才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