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北京冬奥,中国建筑人的奥运场馆

北京好雀斑专科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51501.html

图片来源:新华网

精彩绝伦的北京年冬奥会即将落下帷幕,中国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奥运答卷,奉献了一场又一场顶尖冰雪赛事,用实际行动再次诠释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公平竞争”。

在流光溢彩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最快的冰”上,诞生了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速滑冠军高亭宇。

在延庆小海坨山“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人第一次在家门口领略了这项“雪上F1方程式”的极限魅力;

在充满视觉震撼力的首钢工业遗产园区单板滑雪大跳台上,隔着屏幕的千万人被跳台上那绽放的青春和绽放的人性所感动,并不自觉地发出感慨:年轻真好……

图片来源:新华网

而支撑起这一项项充满魅力的冬季运动的背后,是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20多个新建及改建场馆,一系列配套及运行设施的建设保障;是无数策划组织者、专家、设计者和场馆建设者昼夜不停的付出和努力;是他们为了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用专业智识和海量设计图纸给出的宝贵答卷。

相信当读者们翻开这本厚厚的大书——《北京冬奥··中国实践:规划与设计》时,会深深地感叹并折服于这项冬奥工程之大不易。而这本书,正是一份精准、全面、权威的呈现与总结。

谨以此书向所有为北京年冬奥会场馆建设

作出巨大贡献的规划与设计的中国建筑人们致敬!

扫码购买

张利李兴钢邵韦平编著

参编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赛区

国家速滑馆

(新建场馆)

1

冰丝带

绚丽、通透的外观,外墙曲面由低到高

盘旋成22条飘逸的丝带,昵称“冰丝带”

创新的建筑特点:

1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R)跨临界直冷系统的大道速滑馆;

2建立集约的冰场空间以控制建筑体积,实现节能运行;

3采用高性能的钢索结构和轻质屋面、曲面幕墙体系,以节约用材;

4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

举办项目:

速度滑冰

SpeedSkating

产生金牌数:

14

中国队的特别表现: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高亭宇,北京年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米决赛金牌获得者。这是自年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赢得的第一枚速滑男子项目冬奥金牌。

国家游泳中心

(改建场馆)

2

冰立方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智能化泳池

转换冰场技术的场馆,“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

创新的建筑特点:

1奥运场馆可持续建设上的典范;

2利用钢框架体系+预制混凝土方板的结构体系、可拆装的制冰系统,实现从夏奥会“水立方”到冬奥会“冰立方”的转换。

举办项目:

冰壶

Curling

产生金牌数:

3

首都体育馆

(改建场馆)

3

最美的冰

作为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比赛场馆

场馆采用最新的声光电技术

场馆顶部的巨型“天幕”面积为平方米

创新的建筑特点:

1对50年历史文化遗产类建筑进行改造,确定了“传承保护、确保赛时、兼顾赛后、绿色科技”的设计思路;

2在冰场顶部创新性地设计了巨型投影屏幕,配合最新的声光电技术与冰场形成天地一体的视觉盛宴;

3采用了新型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同时变废为宝,大幅降低后期运营费用;

4观众席坐垫宽度进行加长,提升舒适性。

举办项目:

花样滑冰

FigureSkating

产生金牌数:

5

短道速滑

ShortTrackSpeedSkating

产生金牌数:

9

中国队的特别表现:

图片来源:新华社

2月19日晚,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决赛,中国组合隋文静/韩聪以.88分的总成绩获得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第九金。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任子威,北京年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米决赛金牌获得者。

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由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中国队以2:37.34的成绩获得金牌,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到本届冬奥会首枚金牌。

首钢

滑雪大跳台中心

(新建场馆)

4

雪飞天

本届奥运会最壮观的场馆之一,

堪称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

创新的建筑特点:

1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体系,采用预制构件,优化钢结构计算,节省用钢量;

2跳台基于现有剖面实现人工剖面可变赛道,满足不同赛事对赛道的要求;

3赛道与观众席部分下沉至水平面以下3米,实现了对首钢工业记忆的延续和对北京城市西部独特城市风貌的保护。

举办项目:

自由式滑雪

freestyleskiing

产生金牌数:

2

单板滑雪

Snowboard

产生金牌数:

2

中国队的特别表现: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谷爱凌,北京年冬奥会秀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难度动作,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在2月18日结束的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她再次夺金。年仅18岁的谷爱凌,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一人身兼三项,两金一银,举重若轻。

苏翊鸣,北京年冬奥会上夺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及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成为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

延庆赛区

国家

雪车雪橇中心

(新建场馆)

1

雪游龙

宛如一条巨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世界第17条、亚洲第3条、中国第1条雪车雪橇赛道

创新的建筑特点:

1研发出“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有效保护赛道冰面免于受各种气候因素影响,并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2遮阳篷木梁采用了三明治结构,由拉索将悬挑端的拉力经屋脊传递至V型钢柱,高效地解决单边长悬挑的力学要求;

3在遮阳棚的尾部形成了可沿屋面通行的屋顶步道,在赛后步道则作为景观步道向大众开放。

举办项目:

雪车

Bobsleigh

产生金牌数:

4

雪橇

Luge

产生金牌数:

4

中国队的特别表现: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闫文港,在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获得铜牌,这是中国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得的首枚雪车项目奖牌。

范铎耀,成为历史上首位登上冬奥赛场的中国雪橇选手。

国家

高山滑雪中心

(新建场馆)

2

雪飞燕

整体轮廓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

是国内首个符合冬奥标准的高山滑雪比赛场地

创新的建筑特点:

1遵循可持续理念,采用单一场馆模式、分散式布局,是国内第一座按冬奥赛事标准建设的高山滑雪场馆;

2容纳核心功能的永久建筑及临时设施分散布局,解决从延庆冬奥村至集散广场再到各功能区的主要交通需求;

3依托小海坨山的天然地形优势,设计以“山石”作为赛道主题场地要素,创造出多种环境差异并存的赛道;

4“点触式”的建造方式减少对山体自然地貌的破坏,以平台—“错迭式”的空间布置消化地形高度落差。

举办项目:

高山滑雪

AlpineSkiing

产生金牌数:

11

张家口赛区

国家

跳台滑雪中心

(新建场馆)

1

雪如意

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

主体建筑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饰物“如意”

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

创新的建筑特点:

1采用场馆形态数字化设计、赛道剖面精细建造、赛后运营功能复合、竞赛观赛环境保障等规划设计策略;

2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条件优势,处理跳台位置朝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3在强化中国文化元素的同时,使得防风网建设长度降至米以下。

举办项目:

跳台滑雪

SkiJumping

产生金牌数:

5

国家

越野滑雪中心

(新建场馆)

2

雪飘带

古杨树场馆群中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被大家俗称“冰玉环”上的“雪飘带”

它以原生态保护为亮点随山就势俯卧在群山之间

创新的建筑特点:

1在可持续的策略上,以最小自然足迹原则作为场馆规划设计的根本逻辑,为赛后提供灵活性;

2在建筑垂直界面的设计上采用了整体通透的做法,使沿线的各个功能房间都能够有良好的视野,满足运行需求;

3建筑采用钢结构作为结构体系,能够获得更大的设计强度和空间灵活性。

举办项目:

越野滑雪

Cross-countryskiing

产生金牌数:

12

北欧两项

Nordic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