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深入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挖掘、凝练、推广义务教育名优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四川教育》从年第五期起开设“走向‘共同优质’”栏目。
本栏目将陆续刊发新闻报道、理论研究等各类文章,既基于历史解读优质学校的“成长密码”,也着眼未来探索优质学校“持续优质”的策略,更立足教育公平研究名优学校如何更好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学校走向“共同优质”,让优质教育从孤立的高峰变成辽阔的高原,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芙蓉城南,锦江之畔,坐落着已走过83年办学历程的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以下简称龙小)。
从20世纪60年代激起语文教育改革浪花的袁丽华老师,到改革开放初期率先萌发“愉快教育”理念的谢国光校长,再到不断深化育人模式改革的刘新元、张长力、李海、杨尚薇校长,我们不难看到龙小教育人对“愉快教育”的传承与坚守。
从建校初期开始的语文教学改革,到提出在“乐园中育人”,再到构建“新三好”学生评价体系和“乐悦课程”体系,我们不难发现龙小教育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潜心与革新。
从年学生致信市长,发出“母亲河的第一声呼唤”,到成为成都市首批名校集团之一,再到创新德育大课、涵养学生品行,我们不难看到龙小培育时代新人的精进与担当。
一代一代的龙小教育人,传递着接力棒,既奋勇向前,又脚踏实地,培植着“愉快教育”这棵大树在“乐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传承与坚守
“愉快教育”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纵观龙小83年的办学历程,有一半多的时间都在践行“愉快教育”,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现任校长杨尚薇看来,这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型教育人才。龙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师、名校长,也带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与创变。最难能可贵的是,一代代龙小人有着对教育的共同理解、追求和坚持,才使得“愉快教育”得以延续,办学理念得到传承。
初创时期的龙小,与新中国共同成长。面对百废待兴的教育,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教育方式。年,龙小教师袁丽华以增强教学直观性、生动性为突破口,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开始了识字教学的教法改革创新实践,并最终建立起一个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法改革体系。这套体系后来被教育部推介至全国小学教育系统。
年,面对24%的学生视力减退的调查数据,龙小时任校长谢国光掷地有声:“必须扭转这种不正常的趋势!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使学校成为学生的花园、学园、乐园……让小朋友休息足、锻炼好、愉快学习。”“乐园中育人”的理念由此萌芽。
年5月23日,国家教委在京召开全国愉快教育经验交流会,龙小“乐园中育人”的整体教改被正式纳入“愉快教育”范畴,学校成为全国愉快教育七所实验校之一。
为了将愉快教育从育人观层面落实到课堂,时任校长刘新元带领各学科教师,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总结提炼出龙小课堂教学“趣、精、实、活”四原则:以趣激学(趣味性),以精乐学(集约化),以实促学(实效性),以活会学(创造性)。
年,时任校长张长力看到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巨大影响,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鼓励老师们在短时间内掌握CAI技术,实现了愉快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
进入新世纪,时任校长李海尊重小学生认知和心理规律,创新推出了15分钟、30分钟、40分钟、70分钟交叉结合的“长短课时制”,让孩子们学习更加“愉悦”,并率先在全国探索出“新三好”学生评价体系。
历史的指针来到了新时代,面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结合“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杨尚薇带领龙小教育团队,继续坚持“愉快教育”办学理念,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外延,通过构建“乐悦课程”体系、创新“德育大课”、打造“优秀教师集群”等举措,让“愉快教育”这棵参天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姚文忠评价:“龙江路小学自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乐园中育人’,这一思想理念历经五、六任校长而不改初衷,‘愉快教育’的文脉40余年从未断流,这在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是少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传承与坚守,既是教育人的本分,也是应对教育功利与浮躁的良药。
潜心与革新
“愉快教育”历久弥新的不竭动力
“愉快教育”在龙小落地、生根,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最难。
30年前,龙小教育团队为了把“愉快教育”思想层面的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教育教学实践,校长带头,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各科教师全员参与,一头扎进课堂,听课、分析,再听课、再分析……历时两年有余,终于提炼出了课堂教学的“金子”——“趣、精、实、活”原则并沿用至今,令无数师生受益。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当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提出更加多样、丰富的要求时,新一代龙小教育人的选择一如前辈们那般义无反顾。年,学校决定开启以构建“乐悦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新一轮课改。
“刚开始,老师们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课程嘛,课表上早就安排好了,为啥还要费心劳神开发课程。”杨尚薇谈道,课程是学生成长的跑道,学校的核心产品就是课程,开发建构课程,既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也是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之举。
经过国家、省、市教研部门专家的指导和培训,老师们的观念逐渐改变,愿意参与的教师数量占比超过了90%,“谁来开发课程”这一最重要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开发哪些课程呢?经过讨论,龙小建构起“能力基础课程、个性拓展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三个层面的“乐悦课程”体系。其中,能力基础课程通过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以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来实现;实践体验课程通过整合优化志愿者等各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和动手实施等方式来实现。备受学生和家长